明日方舟原著小说,源石雨下的日常,天灾与人性
- 游戏综合
- 2025-05-17 10:30:55
- 1

《明日方舟》原著小说《源石雨下的日常》以末日背景为舞台,描绘了源石病肆虐下的上海城社会图景,在持续爆发的源石雨中,人类被迫分裂为罗德岛、天灾局、伊芙利特等对立阵营,科技...
《明日方舟》原著小说《源石雨下的日常》以末日背景为舞台,描绘了源石病肆虐下的上海城社会图景,在持续爆发的源石雨中,人类被迫分裂为罗德岛、天灾局、伊芙利特等对立阵营,科技与道德的冲突在断壁残垣间激化,博士领导的医疗组织罗德岛在对抗天灾的同时,与新巴比伦流民、伊芙利特势力展开复杂博弈,通过初雪、银灰等角色展现了在绝境中的人性挣扎——既有塔卫们为保护平民牺牲的悲壮,也有伊芙利特颠覆社会规则后的反思,小说深刻探讨了灾难如何扭曲社会秩序,在生存压力下揭示出信任危机、资源争夺与文明存续的终极命题,最终以阿米娅重建医疗体系、银灰与初雪的救赎之路收尾,勾勒出末日废墟中的人性微光。
第一章 玻璃穹顶下的黎明(1200字)
"博士,第七区应急物资已经空了。"林在通讯器里急促地汇报,背景音里传来密集的警报声,我握紧手中泛着冷光的医疗箱,透过防护面罩看到穹顶外连绵的灰紫色云层,那是天灾预警的标志。
临光站在我身侧,她深蓝色的作战服被雨水浸透,肩甲上"医疗先锋"的标识在雨幕中忽明忽暗,这位总在战略会议中冷静如冰的博士,此刻握着战术终端的手指关节发白——我们正在前往第三医疗中心途中。
车窗外突然闪过刺目的红光,整条街道瞬间陷入黑暗,防毒面具里的呼吸声陡然密集,我下意识按住腰间的神经毒剂注射器,这是天灾特有的"源石暴",每次持续不超过七分钟,但足以让城市陷入瘫痪。
"博士,前面有军方的隔离带!"陈突然按住方向盘,透过雨幕,我看到十米外竖着新设立的警戒线,上面"第七区管制"的红色标识正在雨中模糊,我的太阳穴突突直跳,这分明是军方提前两小时就布下的防线。
当载满医疗物资的无人机群从头顶掠过时,我注意到它们机翼上的标志——不是熟悉的银灰徽记,而是暗红色的鹰隼图腾,临光突然按住我的肩膀,她冰凉的呼吸拂过耳畔:"博士,这不是普通的医疗救援。"
医疗中心的大楼在雨中显得格外阴森,我们刚冲进大厅,就看到三十七名感染者蜷缩在走廊尽头,他们眼窝深陷,皮肤上布满紫黑色的源石结晶,其中有个女孩正用指甲在墙上刻着什么,每划一下都带出细碎的血珠。
"林,带陈去准备隔离区。"临光的声音像淬了冰,"我需要单独和那位先生谈谈。"她指向角落里被铁链锁住的灰衣男人,那人正用浑浊的眼睛盯着我们,嘴里念叨着"第七区...物资...分配"。
我跟随临光穿过布满血迹的走廊,在物资调度室门口停住,透过防爆玻璃,我看到十二台冷藏柜上贴着"第七区疫苗"的标签,柜门处却散落着被撕碎的封条,调度台后面,那个自称"陈主任"的男人正在撕扯领带,他左眼蒙着纱布,右眼瞳孔泛着诡异的灰白。
"临博士,您不该来。"男人用沙哑的声音笑起来,露出满口尖利的黄牙,"知道为什么第七区要单独设立隔离区吗?因为..."他猛地掀开调度台抽屉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三个注射器,标签上写着"强制治疗"。
雨声忽然变得遥远,我闻到了消毒水混合着血腥的味道,临光突然抓住我的手腕,她掌心滚烫的温度与防护服上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:"博士,我们必须阻止这场人体实验。"
第二章 暗流:源石病的真相(800字)
当夜,我们在天台发现了那个男人,他蜷缩在生锈的排水管里,胸口插着半截手术刀,手里攥着半张泛黄的图纸,临光用绷带为他包扎伤口时,我注意到图纸背面潦草地写着:"第七区地底实验室坐标——北纬39°14',东经116°43'。"
"这不是天灾。"临光把图纸递给我,纸面上用红笔圈出的数字像是某种密码,"有人故意制造源石暴,目的是让全球陷入混乱,好光明正大地开采地下的源石矿脉。"
陈突然从阴影里走出,他手里拎着个黑色塑料袋,里面装着被撕碎的军方文件。"我在第七区垃圾站发现的,"他压低声音,"上面有'天灾模拟计划'和'第七区优先开发权'的批文,落款是..."他顿了顿,"是'联合勘探委员会'。"
我翻开那份文件,发现日期是三年前的地球历,这个细节让我浑身发冷——当时源石病刚在罗德岛爆发,全球还没形成统一应对策略,而所谓的"联合勘探委员会",在公开记录里不过是个跨国企业联盟。
"博士,临博士!"林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,她举着台破损的便携式扫描仪,"我们找到这个了!"扫描仪屏幕上显示的图像让我血液凝固:第七区地底三十米处,隐藏着直径超过五百米的环形建筑群,中央区域布满闪烁的蓝色光点。
临光突然拔出腰间的战术匕首,她用极快的速度在文件上划出几道深痕:"立即通知罗德岛总部,我们怀疑有高级干员被困在实验室。"她转身时,防护服上的反光条在月光下划出一道银色弧线。
当我们带着新发现赶回总部时,整座城市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,社交媒体上疯传着"第七区出现变异感染者",而军方却宣布该区域"因源石暴过于剧烈已永久封闭",我注意到新闻里有个熟悉的面孔——天灾应急委员会的发言人,正是三天前在第七区物资中心出现的陈主任。
深夜的罗德岛基地灯火通明,博士正在战略会议室内与总部通话,她的声音异常冷静:"确认第七区存在地底实验室,并发现有人体实验证据,请求启动'银灰协议',同时封锁所有涉及联合勘探委员会的账号。"她挂断电话后,转向我们时眼底闪过寒光:"明早天亮前,我们要让整个世界看到真相。"
第三章 真相与抉择(400字)
次日清晨,我们在新闻发布厅遇到了最棘手的对手,陈主任带着全副武装的士兵堵住大门,他胸前的鹰隼徽章在阳光下泛着冷光:"临博士,我奉命接管第七区调查权。"
临光突然抽出腰间的电磁脉冲枪,她用战术手势示意我们后退:"博士,先保护物资。"就在电光火石间,三枚信号弹划破天际,整座基地的警报系统瞬间启动。
我们被困在新闻发布厅的玻璃穹顶下,透过防弹玻璃看到外面举着"保护公民安全"标语的士兵,临光突然抓住我的手,她掌心贴着一块微型发信器:"博士,这是从第七区发现的。"
发信器里传来沙沙的电流声,混杂着断断续续的影像: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正在给感染者注射蓝色药剂,监控画面显示他们用源石结晶培育出某种透明生物,而实验舱旁边挂着"第七区疫苗研发项目"的铭牌。
"这是证据。"临光的声音在颤抖,"联合勘探委员会用天灾掩盖人体实验,他们甚至篡改了源石暴的预警系统。"她突然转向我:"博士,银灰协议需要你亲自确认。"
当我的电子签名出现在全息屏幕上时,整个世界的通讯系统都开始闪烁,联合勘探委员会的股票暴跌,七国联合调查组进驻第七区,而陈主任的士兵在漫天箭雨中撤退时,我看到他胸前的徽章被临光的匕首划出裂痕。
夜幕降临时,我们站在第七区地底实验室的入口,临光把发信器递给我,屏幕上跳动的坐标正在指引我们向前,她摘下防护面罩,雨水顺着发丝滴落:"博士,如果地底有感染者,我们该怎么做?"
我握紧医疗箱,箱体上"天灾对策医疗队"的徽章烫得惊人,三年前在罗德岛初次见到临光时,她也是这样站在医疗舱门口,隔着玻璃问我:"如果必须牺牲一个人来拯救百人,你会怎么做?"
我听见自己说:"我们会先救人。"
(全文共计2592字,包含三个章节,融合原著世界观与原创剧情,重点刻画临光博士的领导力与人性挣扎,以及第七区事件背后的国际阴谋,文中新增"联合勘探委员会""人体实验"等原创设定,通过现实化危机展现方舟组织的应对策略。)
本文链接:https://game.oo7.cn/223338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