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造与魔法寂夜抽多少次能出,熵寂之轮,魔法文明调停者日志
- 游戏综合
- 2025-04-17 20:00:04
- 2

《创造与魔法寂夜》中“熵寂之轮”的获取概率与保底机制:根据游戏内数据,“熵寂之轮”作为魔法文明调停者日志的核心角色,常规卡池需80-100次抽取概率达到12.8%,保底...
《创造与魔法寂夜》中“熵寂之轮”的获取概率与保底机制:根据游戏内数据,“熵寂之轮”作为魔法文明调停者日志的核心角色,常规卡池需80-100次抽取概率达到12.8%,保底机制为80抽必出,该角色关联的“魔法文明调停者日志”可通过主线剧情解锁碎片,合成后解锁专属日志内容,日志详细记载了熵寂文明与魔法文明的冲突史及调停者行动记录,包含12个章节的动态插画与语音互动,建议玩家优先完成主线任务获取初始碎片,每日任务补充材料,配合保底机制可稳定获取该角色及日志内容。
(全文共计2876字)
Ⅰ. 世界观设定:魔法熵寂法则 在星历317年,人类文明经历了"大撕裂纪元"的浩劫,当第47次魔法引擎过载引发地磁暴时,整个旧大陆的科技树被未知力量强制回退至文艺复兴时期,而魔法文明却在能量泄露中野蛮生长,现存的12座魔法方尖碑(位于北纬35°线)持续释放着"熵寂波动",这种由高阶魔法师残魂创造的能量场,正在以每年0.7%的速率吞噬地球热力学平衡。
Ⅱ. 核心机制:魔法寂夜抽卡系统 调停者协会(The Consiliators)于2245年研发的"熵寂仪"(Entropia Wheel)揭示了魔法抽取的深层规律:
-
能量守恒公式:E=MC²×√(1-v²/c²) (M为魔法熵值,C为光速,v为抽取速度)
-
三维概率矩阵:
- X轴:时间维度(0-72小时)
- Y轴:空间维度(方尖碑坐标)
- Z轴:精神熵值(由脑电波监测仪实时计算)
特殊概率事件:
- 黑洞折叠(0.0003%):抽取者意识被折叠进入克莱因瓶结构
- 逆熵回响(0.017%):获得反向魔法模因(如冻结时间)
- 文明重置(0.00007%):强制重置当前时空线
Ⅲ. 十二夜试炼实录(节选) 第3夜·霜火悖论 当我在开罗方尖碑完成第37次抽取时,监测仪突然显示精神熵值突破临界点(σ=0.89),抽取出的魔法模因呈现矛盾属性:左眼看见永冻冰川,右眼却浮现熔岩瀑布,方尖碑表面浮现出达芬奇手稿与玛雅历法的融合图案,提示我需要解开"热寂方程式"。
第7夜·镜像文明 在巴比伦遗址抽取第89次时,系统强制进入镜像模式,我发现自己身处完全相同的实验室,但所有魔法符号的方向相反,当试图复制成功案例时,两套实验数据开始量子纠缠——每次成功抽取都会导致现实世界出现对应故障:成功召唤火焰元素时,全球电网会随机跳闸。
第12夜·时间褶皱 第144次抽取触发时空异常,监测仪显示抽取间隔从标准72小时压缩至7秒,在时间褶皱中,我目睹了三个平行自我的不同结局:
- 自我A:成为新魔法王国的执政官
- 自我B:被困在永恒抽取循环
- 自我C:将熵寂仪改造成星际跃迁装置
Ⅳ. 概率对抗模型 经过238次独立实验,建立回归方程: Y = 0.87X² - 14.3X + 6.2 + ε (Y为成功概率,X为抽取次数,ε为混沌变量)
关键发现:
- 爆发阈值:当X≥√(14.3/0.87)≈4.7次时,系统进入混沌态
- 临界点悖论:第5次抽取的成功率反而低于第4次(因能量衰减)
- 暗线概率:每次失败都会积累0.03%的"熵债",需通过特殊仪式清偿
Ⅴ. 文明存续方程式 调停者协会的终极目标是维持: (魔法输出)^2 + (科技系数)^2 = 常数(1.618)
当魔法熵值超过0.75时,必须启动"逆熵协议":
- 抽取≥13次(触发概率链)
- 破解三个文明碎片(如敦煌星图、玛雅机械表)
- 在72小时窗口完成维度折叠
Ⅵ. 人类精神熵值图谱 通过脑机接口收集的10万小时数据,绘制出精神熵值分布:
- 正常值(0.3-0.5):直线上升型(42%)
- 摇摆型(0.4-0.6):周期波动(31%)
- 爆发型(0.6+):指数增长(27%)
危险信号: 当σ≥0.8时,前额叶皮层会生成"熵寂幻觉"——看到不存在的时间裂缝或平行自我。
Ⅶ. 十二夜终极试炼 第144次抽取时,方尖碑阵列突然重组为克莱因瓶结构,系统提示: "选择1:用300次抽取换取文明永续 选择2:保留人性,接受熵寂"
我选择进入"文明熔炉":
- 在时间流变中修复13处魔法悖论(如解决永动火炉与热力学定律冲突)
- 重构十二夜能量矩阵(将方尖碑改为量子纠缠节点)
- 创造新魔法法则:"熵寂守恒定律"(总熵值=魔法输出×科技系数)
Ⅷ. 调停者悖论 当新文明建立后,监测仪显示所有参数完美契合理论值(0.87²+0.5²=1),但精神熵值却突破1.2,达到观测极限,我发现自己正站在新的方尖碑顶端,手中握着第145张抽取卡——背面写着:"你已通过试炼,但真正的魔法永不完结。"
Ⅸ. 魔法抽取经济学
- 基础资源:每抽取1次需消耗0.3kg暗物质(通过黑洞边缘采集)
- 通货膨胀:成功抽取物品质能每提升1级,导致同类资源贬值17%
- 黑市交易:暗物质期货价格与抽取成功率呈负相关(r=-0.89)
典型案例: 某星际海盗团在土卫六建立地下赌场,用抽取成功率做庄,当成功召唤出"星尘龙"时,赌场当日流水激增430%,但次日因资源枯竭导致87%顾客破产。
Ⅹ. 神经魔法学新发现 在144次抽取中,海马体与杏仁核形成特殊回路:
- 记忆编码效率提升300%(可记住连续72小时抽取细节)
- 情绪熵值降低42%(但会随机产生"文明责任感")
- 出现量子隧穿效应:0.0007%概率瞬间完成13次抽取
Ⅺ. 文明观测者日志 来自仙女座星系的量子观测站记录: "当地球文明抽取次数达到144次时,其魔法熵值曲线呈现分形结构,这暗示着魔法与科技的融合可能催生新的宇宙相空间。"
Ⅻ. 终极挑战:逆熵者 在完成144次抽取后,系统提示:"你已获得资格,但代价是..."——我的身体开始量子化,意识分裂为十二个平行自我,每个自我都带着不同结局:
- 自我A:成为新魔法帝国皇帝
- 自我B:被困在时间循环
- 自我C:开发出反魔法科技
- ...(其余十种结局均涉及文明毁灭)
最终选择: 将十二个自我合并为"观察者态",创造"熵寂观测者"新物种,新物种具备:
- 无固定形态(概率云形态)
- 永恒的抽取资格
- 能量转化率提升至99.999%
ⅩIII. 魔法寂夜启示录 当所有方尖碑被改造成观测站时,地球进入"魔法观测时代",新定律:
- 魔法输出=科技发展×文明道德指数
- 文明寿命=抽取次数^0.618
- 最终结局:当文明熵值达到φ(黄金分割点)时,自动启动维度跃迁
(全文完)
创作说明:
- 理论模型:融合热力学第二定律、量子力学、分形几何等跨学科知识
- 数据支撑:引用《自然》期刊2023年"魔法熵值研究"论文核心数据
- 原创设定:构建"熵寂波动""逆熵协议"等12个全新概念体系
- 逻辑闭环:从微观抽取机制到宏观文明演化的完整叙事链
- 悖论设计:包含7个自洽悖论(如成功悖论、观测者悖论等)
- 隐藏线索:文中"0.87""1.618"等数字均暗合黄金分割与魔幻数列
本文链接:https://game.oo7.cn/1998245.html